总结了一下自己最初毕业找工作的一些经验,希望对毕业期的朋友们有帮助。
我不是一个大神,国内国外都没毕业于牛逼的大学,学的不是理工科,而是竞争力极低的传媒和市场研究硕士,当时学校在村里,不是大城市,家里也没有强大的关系网,没有PHD,就一普通人。现在在美工作8年了,期间换了好几份工作。但我仍记得刚毕业申请工作的那份辛苦。在此先给各位刚或快毕业的朋友们打个气!
- 海投
其实很多人不赞成海投这种盲目的做法。但是在我没有背景,没有经验,没有优势,还卡着身份问题的时候,我并没有很多选择。为了增大概率,我只能先海投,再总结经验。
海投的第一步是开一个新的邮箱(gmail or hotmail)然后专门用来申请工作。老的邮箱太多乱七八糟广告邮件,不好管理,另外等申请多了很容易忘了,用一个新的邮箱可以很好整理分类:哪些拒绝了,哪些follow up 了等。
海投第二步是给自己定一个具有可行性的目标。那时候信心满满申请了两个星期连续被拒绝或者没有消息,然后就很丧气。其实这是正常的。工作后的我遇到很多Hiring manager 和人力。他们每天除了系统自动筛选,还要要处理上百,千乃至万的申请,有时候真的恨不得多长几双手和眼睛。能在一个月内回复就已经很好了。所以,既然准备海投了,就不要太执着什么时候回复。当时灰心丧气的我心情平复后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不管结果如何,每周固定一个小时去申请至少10份工作。
- 总结经验
申请失败一定要总结经验,比如,什么类型的哪个区域的职位比较常拒绝。哪些秒回,说明系统自动排除了,那是不是因为身份,或者因为简历不符合?上linked in 找同样职位的人,看看人家什么背景,看看自己能否通过大学项目,活动等match类似经验。比如,留意到大部分marketing specialists有analytics and visualization的经验,那我也把以前大学项目里面的数据分析和infographic的经验写进简历去。
- 建自己关系网
没有关系怎么简历关系网。学校就是最大的关系网基础。现在的同学,过去的alumni,将来的学弟学妹,以及老师,校长等。我记得当时我看到一个公司的经理是我们学校的,就联系系里的dean是否有对方的邮箱可以联系。Dean很高兴并直接打了个电话给我们三约了个午餐一起聚。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拿到好的工作给学校扬名,将来能回来帮助更多学生。
linked in是个好东西。当时我申请的大部分公司,我都去linkedin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我校的往届毕业生在那公司工作。如果找到了,我就联系对方,希望能帮忙。不是直接帮要求忙找工作,而是通个电话,介绍一下公司,看看我的简历是否符合你们公司的需求等这种比较有可行性的。很多前辈都欣然通过并愿意帮我,因为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都知道找工作辛苦。也有一些不理会甚至拒绝。Well,拒绝就拒绝呗。又不是邻居天天要碰面的。没什么大不了。
最后是学校的资源,找工作的顾问。我想大部分学校都会设立一个找工作顾问的部门或职位,帮助应届毕业生。主动联系,让对方帮忙看简历,介绍看看有没有主动往学校招人的公司。有没有HR联系方式,约个饭给自己一个表现的机会。即使什么工作机会都没打听到,也请对方帮自己留意和给自己一些建议。
- 灵活选择公司
在海投没多久我就意识到对于我这样的背景,很多大厂不会招我。身份问题在申请表还没填完就先被拒绝了。所以我调整了一下,开始申请中小型公司。并且不再执着于哪个领域。我学的是市场研究和传媒,任何公司,不管汽车,医疗,消费品等都有自己的传媒和市销部门,我不一定要去专业的传媒公司。中小型公司不会愿意帮你re-locate。所以我尽量往周边城市申请。简历也要随之灵活变动,修改成符合该公司文化和工作内容的。
- 认真写好一份简历
申请一个工作就重新写一个简历是不太现实的。可是如果用一份万能简历又通常不能满足所有工作的需求,往往太普通了也会被机器筛选淘汰掉。所以我当时是很用心针对自己所有经验写了一份简历,还请很多学校帮忙找工作的顾问帮忙改。然后highlight一些可以替换的词语,根据申请工作不同修改这些词语。有时候也会做几个版本的,比如偏向传媒的工作的简历,或者偏向市调的等。
以上是我刚毕业是开始申请工作的一些经验。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面试啊,谈条件啊(薪资,工签等),入职,怎么让公司sponsor,绿卡等。但第一步如果没跨出去,又何谈接下来呢?当年的我最后得到两份Offer, 一份是飞机拆卸公司里面宣传和分析的职位,另一份是咨询工作的市销职位。确实和我最初想的不一样,但这也为我之后找下一份工作累积了无可替代的经验。
写在最后:没有人能完全复刻别人的经历,但是如果能从别人的经历中学到仅仅一个有用有价值的点,那写经历和阅读的人就都值了。当前人才需求市场比任何时候都大,祝朋友们乘风破浪,找到好工作!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