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度阅读书单

2023上半年度阅读书单

伯格快
伯格快
641 浏览

 

似乎厚度大不如前,但我觉得自己这篇书评写得还可以。

1,Mary Cassatt

By Sophia Craze

 

在一家二手书店花几美金淘到的,品质是相当不错。

印象派中有两位我非常喜欢的女画家,一位是莫里索,一位就是卡萨特。卡萨特出生在匹兹堡的一个相当殷实的家庭, 也是一众印象派画家中唯一一位美国人。早年她曾在Pennsylvania Academy of Fine Arts学习绘画,后去往巴黎

习从库图尔(Thomas Couture),热爱柯勒乔、库尔贝等一众现实主义大师。之后在挚友德加的鼓励下,加入印象派。

她的作品多是人物,又以母子主题见长。画中的模特多是她的兄弟姐妹以及他们的子女,所以满是柔情,有区别于莫奈或者德加这些大师的细腻,女性视角的细腻。卡萨特的作品美国大大小小的美术馆收了不少,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身边的美术馆看看。

 

2,Mrs. Dalloway

By Virginia Woolf

 

天哪我实在太爱伍尔夫,她的文字已经美到一种境界了。像是我们家所在这个小岛冬季的雾,从海上缓缓升腾起来,越积越厚,氤氲氤氲一大片,路上就什么都看不清了。要等一阵风。风一来,水珠统统借着风跑,只不过这要到晚间借着车灯才看得到。

文字即是气氛。

而且她的用词相当到位,比如有句But age had brushed her.一个brush完全不需要再描写重逢昔日恋人时这个男人的心境了。还有一段是男主刚回伦敦的描写,真得妙极了,我贴上来共赏。

It was a splendid morning too. Like the pulse of a perfect heart, life struck straight through the streets. There was no fumbling----no hesitation. Sweeping and swerving, accurately, punctually, noiselessly, there, precisely at the right instant, the motor-car stopped at the door. The girl, silk-stockinged, feathered, evanescent, but not to him particularly attractive (for he had had his fling), alighted. Admirable butlers, tawny chow dogs, halls laid in black and white lozenges with white blinds blowing, Peter saw through the opened door and approved of. A splendid achievement in its own way, after all, London; the season; civilization.

文字即是心境。

最后,虽是意识流,但伍尔夫绝不是一个兴之所至、胡乱堆砌的作家,她的结构是很厉害的。像是个顶尖电影导演,镜头看似不经意一瞥,一个人物就立住了。比如书中那个退伍年轻人的设定。他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不经意”,但他就像车灯,有了他,所有如无数水珠般的文字就都灵动了。

文字即是经典。

 

3,The Long Goodbye

     By Raymond Chandler

 

闲置几年的书因为马队一句“我喜欢钱德勒”一周也就翻完了,咱就是说村上春树磨破嘴皮子的推荐都抵不上马龙·德兰胜一句啊。

《漫长的告别》这本书发表于1953年,是私家侦探Philip Marlowe系列的第六部,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曾被收入权威《美国文库》,是经典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和这本书的气场并不是那么得合,能打四颗星吧,但确实是个不错的故事,我尽量不剧透地介绍一下梗概。

故事开始于私人侦探Marlowe和青年人Terry Lennox的第一次照面,他将当时醉酒的Lennox带回家并给与照顾,二人因此结识,之后偶尔约着喝酒也算半个知己。不久Lennox与前妻复婚,他的岳丈是个顶级富豪,妻子在家很是跋扈,甚至公然出轨,这些Lennox是了然的。一天凌晨Lennox慌慌张张敲Marlowe房门,手里还拎着一把枪。他声称妻子被人杀了,但绝不是他干的,但他非常害怕,想让Marlowe送他出城,坐飞机飞往墨西哥。Marlowe思忖过后选择相信朋友并照做了。

送走Lennox之后,Marlowe便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可事出不过两天,警方便传出消息,Lennox在墨西哥畏罪自杀,并写有遗嘱,案子就这样结了。

与此同时,一个美艳的女人找到Marlowe,高价雇他找寻自己丈夫的下落,特意强调不能报警,而她的丈夫却又持续家暴她。。。

 

4,三故事

5,萨郎宝

6,圣安东的诱惑

作者 福楼拜

 

上海译文出版的这套一共有四本,除了这三本,还有一本《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我之前看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今年读的这三本我按照个人喜爱度来说。

最喜欢的是《三故事》,这是福楼拜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书,发表于1877年4月。当时他正陷入《布法与白居谢》的创作困境,同时他心爱的外甥女的丈夫由于经营失败,眼看要宣布破产。为了维护外甥女的幸福,福楼拜开始变卖房产,家庭变故和创作瓶颈使他身心俱疲。也就是在此时,他接受了友人邀请,避到海滨休息。《三故事》这本中篇小说集也就是创作于这期间。据福楼拜本人说,他写得很快,平均半年完成一个故事。同样这也是我读福氏最畅快的一本。

第一篇《慈悲·圣·朱莲的传说》改编自十三世纪《先圣传说》中一个故事,和俄狄浦斯的故事很像。朱莲自幼勇武,一次打猎,在他杀死母鹿和小鹿之后,公鹿对其下了诅咒,他将亲手杀死自己的父母。为防诅咒应验,朱莲离家开始流亡,但最终诅咒还是应验了。

第二篇《一颗简单的心》是个非常非常感人的故事。讲了一个终其生为人操劳的老仆人。译者序中提到,这个角色和《包法利夫人》里的一个人物很像,我还没看过《包法利夫人》,以后看过的话可以做个对比。

最后一篇《希罗底》我觉得不如前两篇好看,主要是历史背景离我们较远,是一个发生在罗马时期的故事,感觉有点难懂。这篇和长篇《萨郎宝》风格上是类似的。相较起来《萨郎宝》更好看,讲述了发生在迦太基的一场雇佣兵叛乱(不是瓦格纳)的故事,起因是雇佣兵里的一位年轻人相中了迦太基统帅的女儿——萨郎宝。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我也看过不少,但像这本书这么血腥的我真得没见过,光是文字已经很残忍了。

《三故事》和《萨郎宝》我都很推荐,但《圣安东的诱惑》我就真得看不太懂了。这本太晦涩,宗教氛围太浓,不太能共鸣到,但还是能在文字间感觉到作者笔墨挥洒,写得蛮酣畅的。苦行僧圣安东在诵读《圣经》时晕倒,他感觉魔鬼和七宗罪包围住了他,开始诱惑他。之后他又到了一座教堂,看到各派教士在争辩。再之后人类历史上所有的神相继登场,婆罗门、佛、巴比伦的神祇、狄亚娜、西拜勒、希腊的神祇、罗马的神祇等等都在与他对话。最后他遇到的是死亡与物欲的诱惑。晨光破晓,圣安东醒来,开始祈祷。

 

7,Eleanor Oliphant Is Completely Fine

By Gail Honeyman

 

Eleanor Oliphant,没有手机,也基本不上网;话不多,但想什么说什么——这是她认为正确的社交技巧;生活按部就班,周末固定披萨、伏特加、以及与妈妈通电话。

至少,在遇到Raymond之前,她一直是这样的。

Raymond,办公室里爱碎碎念、邋里邋遢的IT男。但Eleanor Oliphant与Raymond 真正结识并不在办公室,而是源于一次意外。二人在马路边时,一位老人意外晕倒,Eleanor和Raymond(实际是在Raymond指导下)把老人送到了医院。之后Raymond开始约Eleanor一起去医院看望这个叫Sammy的老人。就这样,Eleanor Oliphant人生第一次有了朋友,还一下有了两个。

这是一个很暖心,关于救赎的故事,文风有点像《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虽然没有那么无可挑剔,不过我还是很喜欢的,我一直对这种题材的美国畅销书没有抵抗力。书中有句关于孤独的话是这么说的:These days, loneliness is the new cancer——a shameful, embarrassing thing, brought upon yourself in some obscure way.现实生活中想找个交心的好朋友并不如小说中那么简单,我们都不是主角,“至少,在遇到Raymond之前,她一直是这样的”这样的剧情设定发生几率并不高。但似乎身边每个人并不羞耻自己的“怪”,甚至有点儿标榜,这倒不奇怪。奇怪的是明明“怪”都那么普通,却彼此无法兼容。所以与其费力解读别人,不如放空自己,翻翻书,也算是稀释孤独的一种方式吧。

 

8,Death of A Salesman

  By Arthur Miller

 

大名鼎鼎的《推销员之死》。米勒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荣获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为他赢得众多国际声誉。这是我第一次看这个故事,一个很典型的美国梦破碎的故事,写得太好了!推销员Willy很老了,但他不能不工作。他早已没了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没了梦想,没了健康的身体,但他不能不工作。他开始精神恍惚、喃喃自语,以为时光还在,以为儿子前途可期;他梦呓般和已故的哥哥探讨事业规划,想象着未来可以给妻子更优渥的生活;整个公司谁也没他跑得远,谁也没他业务多,可他真得老了。就这样,他被老板辞退了。除了制造死亡,他怕是再也想不出什么可以留个家人的了。。。

这个本子其实很薄,一两天也就翻完了,但后劲儿太大了。看完觉得胸口憋着什么东西,想吐吐不出来,以至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开始一本新书。配合现在的“长衫文化”,效果更显著了。

 

9,Rules of Civility

By Amor Towles

 

至此,我把Amor Towles三本小说都看完了(另外两本是A Gentleman in Moscow和The Lincoln Highway)。Rules of Civility是作者的处女作,我好爱他略带冷感的文艺气息的文字——In fact, the whole place is so well made that as the Good Lord sees about His daily business, He can pass right over St. Patrick’s., confident that those inside will take pretty good care of themselves; 爱他灰调的爱情观——If we only fell in love with people who were perfect for us, he said, then there wouldn’t be so much fuss about love in the first place. 有人说Amor Towles的处女作像菲茨杰拉德。像!太像了!很巧的是,这本书确实拿到了菲茨杰拉德奖;而它的故事设定也是菲茨杰拉德的时代——30年代末的纽约 。

Katey和Eve两个女孩关系非常要好,Katey满腹诗书,沉静内敛,爱伍尔夫和狄更斯; Eve则完全不同,明艳张力,活泼开朗,家庭条件也很好。原本一次无聊的酒吧消遣,她们却邂逅了高贵又帅气的年轻银行家Tinker。Katey爱上了他,然而一场车祸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书中爱恨纠葛,情感描写非常之细腻,但也绝不简简单单是一本爱情小说。与Tinker的相遇,让Katey就此进入曼哈顿上层社会。她一脚踏进纽约各界精英交际圈,一脚跨入名声显赫的大型出版集团,开启了一整年充满惊奇与疯狂的际遇。跟腼腆的百万富翁约会,和开朗的上东区公子哥交往,与精明的女巨贾对峙,被专横的上司施压……Katey泰然自若地在各种命运的表象中摇曳前行,却发现爱情渐行渐远。在对无望之爱的期待里,她终于明白,指向“正确”的选择往往裹挟着失落之痛。这本书更像是写给曼哈顿的一封情书,精致、优雅、幽默、清新。

 

10,《堂吉诃德》讲稿

作者 纳博科夫

 

我爱不释手的《堂吉诃德》在大师纳博科夫口中,却是一本一塌糊涂、生硬至极的作品?!

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二年,纳博科夫收到哈佛大学的讲学邀请,教授人文学科。该门课程的讲稿经过资料汇总、编辑整理后出版,分别为《<堂吉诃德>讲稿》、《文学讲稿》和《俄罗斯文学讲稿》,三本讲稿一同构成“纳博科夫文学讲稿三种”。

在书中纳博科夫从《堂吉诃德》的创作历史背景、人物塑造、小说结构和故事的残酷性等多方面阐述《堂吉诃德》是一本完全被过誉了的小说。他认为塞万提斯与同时代的莎士比亚相比,《堂吉诃德》只能做《李尔王》的陪衬——当然将他衬托得非常好。

纳博科夫认为,《堂吉诃德》十分原始粗糙、结构松散、杂乱无章。《堂吉诃德》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不连贯,前后情节多有出入,可见塞万提斯在创作时的随意。固然对话生动活泼,写景却死气沉沉,而且和书中人物所在的地点毫不相关,好比看过科罗拉多山峰,却硬要根据一座新英格兰假山庭院的景致加以描绘。另外书中一些戏谑搞笑的惩处方式现在看来更让这本书不嚳为一部“酷刑百科全书”。另外,纳博科夫也非常不赞同让堂吉诃德“清醒”过来的结局处理。他觉得这是残酷的一刺,与整本书的不负责任、简单幼稚、暗藏讽刺和没有人性的世界,完全一致。

但我们面前却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文学作品人物渐渐地与产生这个人物的书脱离了关系;离开了他的祖国,离开了他的创作者的书案,在游历西班牙之后又来游历世界。因此,堂吉诃德比塞万提斯构思的时候要伟大很多。三百五十年(这里指纳博科夫所处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他穿越了人类思想的丛林与冻原——他的活力更充沛,他的口号更美。他代表了一切的温和、可怜、纯洁、无私以及豪侠。这诙谐的楷模已经变成杰出的典范。

 

11,Collected Short Stories

By W. Somerset Maugham

 

最后以我最爱的毛姆收尾吧。这还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短篇小说集。怎么形容呢,大概就相当于看了一本伦敦版的《故事汇》吧哈哈。形形色色的人,家长里短的,欲罢不能啊。他还是那么幽默,形容起一个人来也还是那么毒舌,比如下边这句。Before George could answer hie friend had called a man over. A tall, thin man, with a high forehead , a beard, a long nose, and a stoop, just the sort of man whom George was prepared to dislike at first sight.太逗了有没有。跟我一样喜爱毛姆的千万别错过这本,而且语言也不难,比《月亮与六便士》原版简单多了。顺便提一句,封面图出自雷诺阿之手。

最后的最后,以毛姆的一句话共勉——No day is so dead as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让我们期待美好的2023下。(身处德州,只想期待一丝凉意,但好远。。。)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641 3 0
伯格快
伯格快 8
  • 长文章

  • 笔记

  • 粉丝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