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
秦定都咸阳,地跨今咸阳西安两地, 属陕西,简称陕。
自商鞅变法,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
时至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和项羽趁势而起,举兵讨伐暴秦。最终项羽乌江自刎,刘邦称帝,建国号为汉。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西汉时期,小麦从西亚传入,处于长安皇室的皇亲贵胄们享受到了面食的美味,这也是我国最早的面食。不过当时只有面饼,并没有面条。
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到了晋朝,当时面饼的制作工艺已经日趋成熟,不过还只限于富贵人家享用,因为制作工艺复杂,所以面食的价格自然不菲,普通老百姓无福消受。唐朝是非常繁荣富足的时期,当时面食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有了面条,甚至有了最早的馄钝和饺子等,很多民间的老百姓也终于可以享受到面食的美味。崇贞年间有日本使团来到长安留学,同样学走的还有面食的制作精华。
五代至今的上千年历史长河当中,陕西关中人将面食制作到了极致,什么菠菜面、biangbiang面、油泼面等等都孕育而生,加上唐朝盛世的文人墨客,对面食的画龙点睛,让陕西的面食更多了文化的韵味和传奇色彩。
今天我们走进了桂陕一家,
这是桂林米粉,桂林米粉是一道主食、配上酸爽的笋尖、佐以炸黄豆(最地道)/花生、酸豆角最是美味。所需食材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入口爽滑顺直、一通到底。现在桂林米粉或模仿桂林米粉的菜式在中国各地可见,更传播至东亚各地区。桂林本地的米粉都搭配酸笋,味道很浓且无汤。在广西本地一般分为“卤菜粉”、 “汤粉”两种,另外还有牛腩粉、生菜粉和马肉米粉等几种。南宁一般叫卤菜粉,桂林米粉以不汤为正宗。
螺蛳粉,桂林米粉
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是柳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名小吃。螺蛳粉的味美还因为它有着独特的汤料。汤料由螺蛳、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种辣椒、等天然香料和味素配制而成。2018年8月20日,“柳州螺蛳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2008年,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臊子面
陕西关中平原以及甘肃陇东地区的特色小吃
臊(sào)子面是中国北方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是著名小吃,以宝鸡的岐山臊子面最为正宗。在山西晋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及甘肃陇东等地方流行。
臊子面历史悠久,其中含有配菜比如豆腐,鸡蛋等,做法简单。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对于陕西人来说,臊子面的配色尤为重要,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云吞汤
云吞,即馄饨,一种常见小吃。因馄饨在粤语中读音和云吞一样,广东人为了方便书写,直接改为“云吞”。唐宋时期馄饨就传入了广东,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云吞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云吞则因为个头小而被作为点心,配合着竹升面一起食用。
馄饨的起源说法各异,但可以肯定的是到唐代,它就已经很流行。唐宋时期馄饨就传入了广东。宋代高怿的《群居解颐》一书有记载:“岭南地暖……入冬好食馄饨,往往稍喧,食须用扇。” 明清的馄饨就开始呈现地方特色了,口味和做法都更加多元。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现在的名称,北京有鼓鼓囊囊的多肉馄饨、山东人发明了油煎馄饨、苏州的馅心则是虾蟹鱼肉样样都有、广东人因馄饨在粤语中读音和云吞一样而直接改为“云吞”、四川称馄饨为抄手,以风格多样著称,这样不同的地域叫法一直流传至今。
干捞米粉
关于米粉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古代中国五胡乱华时期北方民众避居南方而产生的类似面条食品。另一说法是秦始皇攻打桂林的时候,由于当时北方的士兵在桂林作战,吃不惯南方的米饭,所以当时的人就用米磨成粉状并做成面条的形状,来缓解士兵的思乡之情。
https://m.sohu.com/a/455487454_100292402/?pvid=000115_3w_a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