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上学门诊——到底是谁有病

拒绝上学门诊——到底是谁有病

Lily爱叨叨
Lily爱叨叨
99 浏览

当我听到现在竟有“拒绝上学门诊”这件事时,内心的震惊难以言表。

 

这种荒诞到像科幻小说情节的事情就以这样“自然而然”的方式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里。难道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在了各种荒诞中了吗?

“拒绝上学”看似是孩子的心理问题,但真的是孩子病了吗?是什么让越来越多孩子病到了这种程度?

在我看来,真正有病的是社会,是家长,而孩子只是承担了“病”的结果!

社会的病我们普通人可能无解,但为人父母者可以改变自己。

 

可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说:“社会就是这样,我也没办法。”社会环境固然不可控,但家庭是孩子最后的堡垒,父母是保护孩子不受伤害的最重要的力量。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不是与社会一道给孩子施加额外的压力。那些选择将孩子的问题完全归结为“社会导致的”的家长,其实是在和这个病态的社会一起推波助澜,把孩子逼到绝路。

社会确实存在问题,各种畸形的“卷”无处不在,但这不意味着家长只能被动接受,更不意味着可以用这种说法来逃避自己对孩子的责任。孩子是自己的,家长必须意识到自己有责任保护他们,而不是让孩子在社会的重压下独自挣扎。

 

那么,家长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家长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要和孩子进行真诚的沟通,理解他们的烦恼与困惑,不要让学习成绩成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孩子的心理健康远比考试分数重要,如果父母只关心分数和排名,忽视孩子内心的声音,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产生心理问题。

其次,家长要学会为孩子减压,而不是一味增加额外的负担。很多家长希望通过报补习班、参加竞赛等方式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但忽略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与其如此,不如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支持。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放松、娱乐,而不是被各种课外任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第三,家长要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简单地推卸给社会。尽管社会竞争激烈,教育体制有其不完美之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对孩子的保护。父母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孩子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教会他们如何处理挫折与失败,而不是在压力下随波逐流。

最后,家长必须先正视自身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将社会和工作中的压力带到家庭中。只有家长自身恢复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99 0 2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