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长期侨居的大家回到国内往往会遇到这个问题:无论是买国内电话卡还是住酒店银行开户,无论是坐高铁飞机还是机场大巴,通通需要身份证。
可是尴尬的是,出国在外的大家,因为身份证放在国内家中或者身份证过期,回国的时候,没身份证在手,寸步难行!不过这种情况,有望一去不复返。
中国护照可用作身份证
中国移民管理局宣布,从2019年12月31日起开通华侨护照查询服务。到时,华侨拿着认证后的电子文件,能在国内当身份证用。
海外华侨回国前认证,护照可当身份证!
新规内容
中国移民管理局宣布,12月31日起开通华侨护照查询服务。
- 有关办事服务机构可通过接入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证件身份认证平台的应用系统进行联网在线查询并获取结果;
- 华侨个人可通过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护照查询”模块进行查询,并自动获取查询结果电子文件用于相关业务办理。
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华侨个人经上述途径所获得的查询结果电子文件已经国家移民管理局电子签名,与同类纸质文件具有相同效力,华侨可将电子文件向有关办事服务机构出示或提供。
回国时,即使你没带身份证,如果你的护照经查询后获得官方开具的电子文件,也可以当作身份证使用。
哪些人适用?
适用人群包括以下人士:
-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颁发给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原因出国的公民。
- 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华侨,仍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可以凭护照证明身份。
- 留学生、H1B上班族、绿卡,访问学者等持中国护照的人士,都适用
认证后护照可用于
- 网上或自助办理社保、工商、税务、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 办理就医挂号、购买保险、考试报名、共享单车等民生服务事项,
- 办理银行、证券、手机开户和即时注册开通网络支付等金融理财事项,
- 内容涵盖交通运输、金融、通讯、教育、医疗、社保、工商、税务、住宿等9个领域30余项公共民生服务。
如何认证
个人可通过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护照查询”模块进行查询,并自动获取查询结果电子文件。
中国护照简明介绍
为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国护照相关信息,以下为大家整理中国护照简明介绍。以下内容摘自国家移民管理局:
普通护照
普通护照的持有人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颁发给前往外国定居、探亲、学习、就业、旅行、从事商务活动等非公务原因出国的公民。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华侨,仍持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可以凭护照证明身份。
关于护照号码你需要知道的是:
目前大家超常用的普通护照是2012年开始启用的电子普通护照,它的护照号码生成规则是:
2017年4月以前签发的电子普通护照号码由“E”+8位阿拉伯数字组成。正如你所能预见的,当签发到第100,000,000本电子护照时,2017年4月5日起新的电子普通护照号码生成规则变为:第一位仍是前缀字母“E”,第二位改为顺序使用英文字母(“I”、“O”除外),第三位起7位阿拉伯数字,护照号码总位数仍为9位。
电子普通护照启用前签发的旧版普通护照,号码为“G”+8位阿拉伯数字。
需要注意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号码并非终身唯一不变,换领新护照或遗失补办护照的护照号码重新生成。为了保持护照身份证明效力的连续性,会在新护照上加注原护照号码;同样可以在护照上加注的,还有曾用名、英文姓名,加注信息具有法定证明效力。
关于签发机关需要说明的是:
2019年3月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的签发机关为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2019年3月起,普通护照签发机关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移民管理局。
如护照系国外办理,则签发机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大使馆或领事馆等其他机构。
电子普通护照尤其需要注意:
电子普通护照嵌有电子芯片,芯片中存储持证人个人基本信息以及照片、指纹、签名等信息。既方便持用人自助通关,也提供了真伪验证、信息确认等功能。持用人应当妥善保管电子普通护照,避免弯折、打孔或者暴露在极端环境下,以便平台在“实证”认证时正常读取芯片储存信息。
小总结
护照可以作为身份证使用更方便了回国时大家出行,生活,也让大家终于可以不用再担心没有身份证是不是寸步难行!
以上内容来自于@北美省钱快报微信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者觉得有用就请大家收藏分享吧!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一般性的介绍,不构成任何税务、法律和会计上的意见或建议,不得作为意见或建议以任何形式被依赖。我们对文中内容不负担任何形式的责任。我们强烈建议您在有需要时向您的税务、法律和会计顾问咨询。
Disclaimer: This material has been prepared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intended to provide, and should not be relied on for, tax, legal or accounting advice. We assume no liability for anything herein. You should consult your own tax, legal and accounting advisors if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