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看到这期创作新赛季的主题,我就迫不及待想码一下关于茶的内容了~受家里人的影响,我从小就爱喝茶,出国留学后公寓内也总是备着多种茶叶。根据自己的心情和身体状况选上一种茶,摆开几样简单的茶具静静喝上几泡,算是我平日的乐事,能很好地调节状态,让我心情舒畅。
然而,错误的泡茶方法很容易使茶不好喝,错误的饮茶甚至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不同的茶适合什么人喝,又该怎么泡呢?作为一个茶龄十多年的业余茶客,在这里分享一些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第一部分主要讲如何选茶泡茶,我会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六大茶种(茶叶茶,不包括花茶)与相关的注意事项。第二部分则介绍一些简单的茶具茶器,让喝茶更有仪式感。即使自己不爱喝茶,帮家中长辈看一看,纠正一些错误的喝茶习惯也是极好的~
六大茶种的简介与注意事项
首先,数据表明健康长期的饮茶习惯是有诸多益处的,包括但不限于降低心脑血管发病率,降低胆固醇和血压,提高免疫力,抗压力和抗焦虑等。但是,不能把茶的功效过于夸大以至于把养生大计都寄托于茶上,平日健康规律的运动与作息才是最重要的,喝茶只是生活的调剂与锦上添花。
开篇先讲适用于所有茶的铁则:不喝隔夜茶(其实隔了1-2小时就不该喝了);用药期间不能饮茶,以防茶叶成分影响药物吸收;不在饭后立刻饮茶,以防茶中和胃酸影响消化。中国六大茶种主要是根据茶的发酵程度及工艺区分的,希望大家能找到适合自己身体状况及口味的茶~
🍵绿茶
🌱著名茶种:洞庭碧螺春、西湖龙井、信阳毛尖、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等等。绿茶分布非常广,种类繁多,以上提到的六种均在1915年中国十大名茶之列,可见绿茶的地位。
🌿主要特征:绿茶是不发酵茶,所以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例如茶多酚、咖啡碱、叶绿素、维生素等。一般茶汤清绿,滋味收敛性强。
🍵冲泡方法:
- 绿茶茶叶较嫩,因此建议用80-85度的热水冲泡,不宜过烫。
- 可用上投法冲泡:玻璃杯中倒入温度合适的热水,从上方倒入适量茶叶,摇晃杯身。喝掉1/3后就应当加水。一般喝完2-3泡茶味就寡淡了。
⚠️注意事项:
- 绿茶里含有单宁酸,且未经焙火属于生茶,因此较伤肠胃,肠胃不好的朋友不要喝
- 绿茶会减慢身体吸收铁质的速度,因此缺铁、贫血以及生理期的朋友都应该控制绿茶摄取
- 不能用保温杯泡茶。这一般是长辈们会犯的错误。首先保温杯容易将娇嫩的绿茶泡坏,影响口感;其次绿茶喝数泡就该弃用,保温杯内反复加水和喝隔夜茶一样的。如果想保留茶的温度,可以泡好后过滤掉茶叶,单独将茶汤倒入保温杯。
- 不能喝浓茶。相比起其他茶种,绿茶味道是最寡淡的,于是很多人喜欢放很多茶叶加重味道,导致茶汤过浓,这种错误最容易在喝绿茶的时候犯。浓茶会加重胃部以及心血管的负担,切记不可长期饮用。
🍵白茶
🌿主要特征:白茶属于微发酵茶,最主要的特点是身披白色银毫,茶汤黄绿清澈。工艺至简,一般有两种形态:散茶或茶饼。更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存放时间越久,价值越高。
🍵冲泡方法:
- 白茶嫩芽散茶冲泡和绿茶类似,建议用85度左右的热水,可用玻璃杯或盖碗/茶壶冲泡,一般喝四到五泡就可弃用了
- 白茶茶饼或粗叶茶则完全不同,建议用100度的开水盖碗/茶壶冲泡,可以喝10泡左右,或者用养生壶煮茶也是不错的选择
⚠️注意事项:
- 白茶非常温和,茶多酚含量高,比绿茶具有更多的儿茶素、可可碱且有更少的咖啡因,因此没有太多禁忌,适合当入门茶,只要做到适用于所有茶的铁则就好
- 老白茶的确有药用珍藏的价值,但炒得比较火的同时,大年份的老白茶市场保有量少,很容易买到假货,实际年份不到声称年份的茶饼相当多。如果想入老白茶一定要找信得过的渠道。
🍵黄茶
🌱著名茶种:君山银针、霍山黄芽、蒙顶黄芽
🌿主要特征:黄茶可以说是六大茶类里最少被提及到的茶了。工艺上与绿茶接近,主要区别在与在干燥前或后加了一道“焖黄”的工艺。黄茶主要特点是黄叶黄汤,叶底、干茶皆显黄亮。虽然黄茶历史悠久,但绿茶当道,加之许多人认为黄茶是焖坏了的绿茶,焖黄工艺逐渐萎靡。很可惜我自己也没喝到过正宗的黄茶,所以就不多作说明了。
🍵乌龙茶
🌱著名茶种: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凤凰单丛,台湾高山茶,东方美人
🌿主要特征: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品种繁多,差异很大,有卷曲螺旋状的(铁观音、台湾高山茶等),也有干燥的茶叶状的(武夷岩茶、凤凰单丛等)。乌龙茶是我个人最爱的茶种,香气浓郁、滋味甘甜。著名的安溪铁观音还有初恋茶之称,口味适合作为入门茶。另外我最喜欢的两种茶都属于乌龙茶,此处必须提名:武夷岩茶(知名的大红袍、肉桂都属于武夷岩茶,味道独特浓郁,或许不太适合作为入门茶)和台湾高山茶(知名的有大禹岭茶、梨山茶;还有奶茶店也能见到的“冻顶乌龙”)
🍵冲泡方法:
- 用95度左右的热水(好的台湾乌龙建议用100度开水),盖碗/茶壶冲泡最佳,不同品种差异较大,一般可以喝5-10泡。喝之前可以先闻一闻,体会各种乌龙独有的香味
- 冷泡法:近些年台湾吹起了冷泡茶的风,喜茶也有卖,于是流行到了内地。泡法很简单,适量茶叶用矿泉水浸泡,至少隔夜后就可以喝了,可常温也可冷藏。建议用产地台湾的乌龙茶,因为武夷岩茶等内地茶并不太适合冷泡。冷泡乌龙口感甘甜、方便、可久泡(单宁酸、咖啡碱等用80度以上的热水才会溶解出来,所以冷泡法可久泡),喜欢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注意事项:
- 民间流传乌龙茶三忌:一是空腹不能饮,否则就会感到饥肠辘辘,甚至头晕眼花;二是睡前不能饮,否则会难以入睡;三是冷茶不能饮,乌龙茶冷后性寒,对胃不利。
- 这三忌的前两忌虽对其他茶种也一定程度适用,但由于乌龙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及咖啡碱,所以要尤其注意。对于第三忌,个人建议想喝冷的乌龙茶就直接用冷泡法,不要用热水冲泡后放凉(热水冲泡后单宁酸、咖啡碱溶解,久放加重身体负担),胃不好的人量一定要适度。
🍵红茶
🌱著名茶种: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金骏眉(其实是一个茶叶品牌)
🌿主要特征:大家对红茶应该都不陌生,世界范围内有很多著名的红茶,大吉岭红茶、阿萨姆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应该都听说过~其实很多国外茶叶的茶种都来自于中国。初次尝试国内的红茶的话,推荐祁门红茶,也是中国政府招待外国宾客和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茶种。正山小种有一种独特的烟熏味可能不适合小白入门。
🍵冲泡方法:
- 红茶冲泡最受争议的大概是水的温度,有人说好茶不怕烫,但我个人的习惯还是用90-95度左右的热水,毕竟不是螺旋形茶叶也不是茶饼,不需要直接用开水
- 盖碗/茶壶冲泡最佳
- 要泡奶茶的话建议用立顿红茶茶包,效果可能比好茶更好
⚠️注意事项:
- 红茶咖啡碱含量相当高,容易睡不着的朋友不要晚上喝
- 红茶不宜喝新茶。红茶新茶因存放时间比较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很容易诱发胃病。
- 红茶和绿茶一样容易影响铁吸收,贫血、经期不应喝红茶
🍵黑茶
🌱著名茶种:湖南黑茶(最著名的是安化黑茶)、湖北黑茶、广西六堡茶、云南普洱茶(指熟茶)
🌿主要特征:黑茶属于后发酵茶,因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而得名黑茶。据说最早黑茶从云南和四川经由茶马古道运送到西藏时,就在马背上持续发酵。黑茶也有散茶,但一般以茶砖和茶饼居多,属于可久放的茶类
🍵冲泡方法:
- 主要讲茶砖/茶饼的冲泡,取茶可能有难度,建议用茶针辅助取茶
- 用100度的开水在盖碗/茶壶中冲泡,或者用养生壶煮茶,这点和老白茶类似
- 建议喝之前先洗茶(热水浸泡数秒后弃用这泡茶汤)
⚠️注意事项:
- 黑茶有去油脂的功效,所以太瘦、营养不良、素食主义者及蛋白质缺乏症者不适宜喝黑茶,黑茶茶叶会去脂肪,阻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平常饮食油腻的话,喝黑茶是不错的选择。
- 黑茶茶叶中也含有大量茶多酚、咖啡碱,睡前不要喝
- 黑茶同样会抑制铁的吸收,贫血患者不能喝黑茶
- 普洱熟茶是温和的,大家也知道喝普洱养生。但是生普是有很强的刺激性的,禁忌比熟普多,建议从熟普开始喝。口感方面,生普给人清爽的感觉,熟普比较醇厚
茶器的选用
- 开始泡茶前,应先用热水将茶器全部温热一遍
- 茶叶浸泡在热水中的时间应每一泡逐渐加长。茶饼和螺旋形乌龙茶为了让茶叶散开入味,可能第一泡比第二泡久,其余情况都是依泡数增加而增加时长
🍵玻璃杯
非常适合绿茶及嫩叶白茶的容器。在办公室也可以用玻璃杯简单泡泡红茶,图方便。
🍵盖碗/茶壶
盖碗是我最喜欢的冲泡器具,又被称为三才杯,有各种材质,我偏好玻璃或瓷质的。可以视它为茶壶的等价替换,也可当杯子直接喝(电视剧里的老爷夫人都是直接对着盖碗喝)。比起茶壶,盖碗更便于清洁,且适用于所有种类的茶,用途广泛。
茶壶也是各种形状、材质都有,里面学问很深。尤其出名的紫砂壶,还有开壶、用壶、养壶等各种学问。新手可以买几个便宜的把玩一下,不建议过早入紫砂壶的坑。
🍵公道杯
茶水在盖碗/茶壶内泡好后,就可将茶汤滤到公道杯中,再分到小杯子中喝
🍵品茗杯
就是刚刚说到的小杯子啦,直接喝茶用的,各种形状材质都有,自己喜欢就好!
🌸茶巾
泡茶倒茶时桌上、杯底容易有水,备一块茶巾在桌上,又好看又实用。
🌸茶盘
一般是用来放置盖碗/茶壶和公道杯的。温杯、洗茶等步骤需要将水倒掉,可以直接将这些弃用的水倒进茶盘里,适合待客,一般我自己喝茶的时候是不用的。
🌸茶席
如果要提名一样东西让茶桌美观度瞬间提升,那必须是茶席。淘宝上可以买到各种材质、风格和形状的茶席,任君挑选~
🌸茶则/茶针/茶勺
茶道六君子中的几样,茶叶从罐中取出后可放入茶则中,再用茶针辅助倒入茶壶/盖碗中。家里随便泡着喝喝的话不是很必要。
以上是一些最基础的茶具,平常用这些一定足够了。如果有一个大茶桌,也可多添置一些其他的茶具茶器和装饰用品~
总结
一篇文章实在码不完我想介绍的茶知识,还有茶的成分、产地及工艺等诸多方面值得研究。喜爱喝茶的朋友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之后会另码一篇关于茶叶贮存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