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随笔集,收录的文章贯穿了一条很长的时间线。《我青春漫游的时代》是其中一篇。
下面这篇随感写于2016年12月,现在读起来笑出声了,哈哈哈。
——————//////////////////
《我的思春期》部分内容与《假面自白》重叠,结尾处直男癌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不忍直视。不过考虑到当时日本社会状态,稍微可以理解。
三岛对太宰治的态度值得玩味。他一面批评太宰的殉情行为,一面又在直觉上觉得“年轻人敢于殉情求死,不是件美事吗?”在《我青春漫游的时代》里,更是把与太宰治的相见前的心情称为“宛如怀里暗藏匕首的恐怖分子”。就我个人而言,对于日本贵族生活状态及用语不甚了解,倒是觉得太宰的《斜阳》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部出色作品。但三岛对太宰的评价里有一段,“我承认他那罕见的文学才华,或者是出于我的爱憎因素,他也是令我生理上反感的作家,因为他是刻意把我欲隐藏的部分暴露出来的那种类型的作家。许多文学青年,以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肖像而兴奋不已,我却急忙地别过脸去。”这段话我是非常赞同的,在读太宰治的《晚年》时感觉尤为强烈。
《作家与结婚》真是好长一则征婚广告啊。
《我的母亲—我的最佳读者》描写儿时与母亲相处情形令人动容,但后面越写越有一种加长版的高考满分作文既视感。
《我想要当个艺术摆饰品》又名:一则电影宣传广告…别说,文人墨客打起广告来就是和外面的妖艳货色不一样,广告界的一股清流……
《小说家的儿子》中的三岛,俨然一位苦口婆心的父亲形象,多么正常的中年人啊,正常到令人惊讶。
总体来说这本书中有不少警语,但有些也要辩证地看待。比如,“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最外在的形式其实包含着最多的深意。”我暂时保留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