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红楼梦》——(三)秦可卿

细读《红楼梦》——(三)秦可卿

起名字是件头疼的事情
起名字是件头疼的事情
6109 浏览
bb26095396cbd9fc1f99dea.jpg

写在前面,其实这一篇我早就写完了,比细读一二还要早很多,但一直没发。原因有两个,一是觉得写得不够好,可能还是自己对原型理解不够深,写出来的东西没有章法,连自己都不爱看,发出来也是没意思;其次是无论学者还是书迷,已经有不少分析秦可卿的了,貌似求新我也不能了。但改了几次之后想想发出来吧,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日后再看也算是当前思路的参照,同时也不失为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

秦可卿的笔墨不多,较早出场,又较早离世,统共加起来也不过九回的跨度(五至十三回),而且这九回并不都是写她。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反而给这个人物添上了一丝神秘色彩,读者有了更多解读的空间。比如像刘心武先生就是从曹家和当时朝中局势出发,解读出秦可卿可能是废太子的公主。当然无论书迷们如何解读,唯一不可否认的就是秦可卿的确是一位极出众的女子,作者用寥寥数笔赋予了她太多美好的品质,绝不输其他任何一钗。

9a1f816f62938162b78953a.jpg
3baa17889142fd8b1257e80.jpg

秦可卿的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文中提到“众人在宁府赏梅,宝玉倦怠,欲睡中觉,秦氏忙笑道:”我们这里有给宝叔收拾下的屋子,老祖宗放心,只管交与我就是了。‘” 随笔一个“秦氏”仿佛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人,也不知是谁。然后紧接着便是“贾母素知秦氏是个极妥当的人”,仅这一句就足够了。脂评云“借贾母心中定评”,更把读者们好奇心勾引了出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得老祖宗如此高的评价。再往后便描述她的容貌品性“生得袅娜纤巧,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得意之人”。这短短三句比前一句粗粗一个“极稳妥”更加深了,容貌出众,行事又得体,难得的是性情还平和,并不张扬跋扈,竟是个如此完美的人。

接着秦可卿带宝玉去睡中觉。走进一个房间,宝玉见墙上挂着“燃藜图”和劝人上进的对联,便忙说不好不好,转身就要走。此时秦氏听了,笑道“这里还不好,可往哪里去呢?不然,往我屋里去吧。”宝玉点头微笑。有一嬷嬷说道:“哪里有个叔叔往侄儿房间睡觉的理?” 不少人觉得这句正对上焦大酒后喊的那句“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 我觉得可能不对,“叔叔“和”小叔子“不是一回事,”叔叔”是指丈夫的叔叔,对贾蔷而言,所有玉字辈的都是他的叔叔;而”小叔子“应该是丈夫的弟弟,比如贾蔷。所以焦大那句指的并非是秦可卿和宝玉。脂砚斋说“养小叔子”宝玉也包含在内,可能指的是与王熙凤或者其他人,这个我也不清楚。对于嬷嬷回秦可卿的这一句脂评是“当头一喝,故用反笔提醒”,看上去确实是在警醒秦可卿。或许是在暗示秦可卿此时已经有遭人议论的行为,嬷嬷觉得不妥故婉转一说。不过我相信秦可卿对宝玉是没有任何男女之意的,仅仅就是把他当个孩子。文中秦氏笑道:“哎呦呦!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这段极是磊落大方,并没什么不妥之处。反而我觉得宝玉对秦氏是有仰慕之情的,有点类似于现在小男孩的初恋是邻居大姐姐,至于理由我后面再说。

说完这句,秦氏后边又跟了一句,“上月你没看见我那个兄弟来了,虽然和宝叔同年,两个人若站在一处,只怕那个还高些呢。”这句引出秦钟,宝玉和鲸卿的缘由此起。我前几天在知乎上看了一篇分析(遗憾忘记楼主的名字了),楼主说秦可卿这样说并非无意,根据后面的情节能看出秦家家道中落请不起私塾,她想借着宝玉让秦钟上学。我觉得很有道理。秦可卿如果和贾珍贾蓉说一声,也断乎没有办不成的理儿,只是这样一说未免会让人轻看了自己的父亲和弟弟,依她那么要强的性格是肯定不愿意的。其实府里有几门子穷亲戚的太太奶奶也不少,刑夫人的哥哥还有尤氏的娘家都在靠着府里接济,也并没有被人瞧不起。可这一比较,更能看出秦可卿的苦心,事事想完美,不愿被人议论,这种心事重的性格应该也是造成她悲剧的原因。

3f6c583c6b680a6c003aa12.jpg

接着秦氏便引宝玉去了自己的房间。这里用大量篇幅写了房间的陈设摆件。先是“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宝玉便觉眼餳骨软”,真是个神仙去处,宝玉悠悠然已渐入梦境。再看墙上挂的是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两侧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之后用大量的笔墨写秦可卿所用物件的稀有珍贵,像“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店下卧的塌,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还有后边的”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移了红娘抱过的鸳枕“,虚虚实实,曹公不厌其烦地一一写出来,阵仗不输凤姐第一次出场。为何写这么多,我分析一则是想说秦可卿地位之尊崇,所用之物非他人能及;二则,虚构这些个稀有之物可能想说秦可卿这个人是幻化出来的,恐怕烟柳繁华地绝找不到这样一个神仙人物儿;第三,也只能如此香艳朦胧的宝地,才配得上引宝玉进入太虚幻境。说到梦游太虚幻境,秦可卿算是领着宝玉自现实而入幻境,而梦中与宝玉缱绻的仙子也是可卿,梦境与现实交叠,所以我在前面说秦可卿可能是宝玉少年时代的幻想对象,也就不难理解宝玉听到秦可卿没了的时候喷出一口鲜血。

之后再提及秦可卿的就是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单从回目上看和秦可卿毫无关系,但题诗却写得极明显。红楼梦并不是每回都有题诗的,特意写出来一定有用意。“十二花容色最新,不知谁是惜花人。相逢若问何名氏,家住江南姓本秦”,不是秦可卿还能是谁。看这一回的内容。书接上回周瑞家的送走刘姥姥,来回王夫人话。此时王夫人正在梨香院与薛姨妈闲话家常,周瑞家的出来时,便看见了香菱,禁不住夸道“倒好个模样儿!竟有些像咱们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夸香菱实则是在夸秦可卿,能有几分相似已是这般风流人品了,可见秦可卿之绝等。到了凤姐那里,给了凤姐四支,平儿转身拿出两支叫彩明送到东府。凤姐何等人物儿,两府加在一起又能有几个人入得了她的眼,可她偏偏就喜欢秦可卿,小到几支宫花也想着她。还有后文凤姐第一次见秦钟,更是连连称赞,平儿还做主备了一份礼物,这里用了一句“知他和秦氏素来厚密”。有人好奇凤姐为何和秦可卿交好,她图什么,也是因为这个才引来所谓的“公主一说”。我觉得凤姐什么都不图,就因为秦可卿担得起。论性情容貌,不必说了;论治家之道,单看托梦这一回,足足就知秦可卿的本领绝不输凤姐。只是他性格不如凤姐这么张扬,东府也不是她掌家,所以不会时时表现出来。而她为人诚恳,有主意有品性,凤姐了解了自然拿她当知己。秦可卿很也很欣赏凤姐,觉得凤姐不输那些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自己一翻苦心算计只能托付于她。二人真真算得上惺惺相惜了。由此可见第七回可不就是写的秦可卿,其他人都是陪衬。

到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这一回并没有写秦可卿,但回末写到秦钟拜见贾母,作者顺手交代了秦家的来历。前面我们也说过,秦家家境并不是很好。只因当年秦业无后,便向养生堂抱了一儿一女,不想儿子又死了。只剩女儿,小名可儿。长大时,生得形容袅娜,性格风流。因素与贾家有些瓜葛,故结了亲,许与贾蓉为妻。秦钟乃是后来所出。不得不感叹一番红楼中的宿命论,可卿之为人,纵然样样拔尖儿要强,但终归拗不过命运。只因生来带就的一股风流,引来一段孽情。又是这么个出身,想来也是不得已了。在这儿脂砚斋给了一段评语“出名秦氏,究竟不知系出何氏。写可儿出身养生堂,是褒中贬;死后封龙禁卫,是贬中褒。如此写出,可儿来历甚苦矣,又知作者是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虽样样皆人中极品,但亦是个苦命人。

42e9d0b950432b89a0ec702.jpg

第四次提到秦氏时她便病倒了。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由金寡妇找尤氏理论学堂打架一事引出,方得之秦可卿病情。尤氏说道,“婶子,你是知道那媳妇的,虽则见了人有说有笑,会行事儿,他可心细,心又重,不拘听见了什么话儿,都要度量个三日无夜才罢。这病就是打这个秉性上头思虑出来的。” 加之张太医看过脉息后说“依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更能见秦可卿是个心太细的人,怕是与贾珍的事情府里满是风言风语,一时忧思悔恨便病了。再加上秦钟把学堂的事情告诉她,更加重了。到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中借凤姐探望写可卿病情便知严重程度。直至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人已是没了。我在细读(一)的宝玉年纪推测中提到过,根据时间能看出秦可卿并非是死于这次疾病。

第十二回末写道,年冬底林如海病重,贾琏送林妹妹回扬州。接着第十三回也就是秦可卿死的那一夜,王熙凤和平儿在算贾琏行程该到何处了,想来应该是走了有一阵子,但没办法证明到底此时是在冬底还是已过年。到第十四回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在办秦可卿丧事期间昭儿从苏州回来,说“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姥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也就是说林如海去世后,昭儿先跟着贾琏林妹妹到苏州,然后从苏州赶回都中报信,回来时间正在秦可卿的丧事办理期间。秦可卿的道场法事是七七四十九天,算上昭儿在路上的时间,秦可卿死去的时间应该在林如海之前,但没有差出太多,大约也是秋天没的。也就是说她前一年病倒了,正如张太医所言,熬过了一冬,春天也就好了。但可能是没办法接受上下议论,自己内心煎熬,最终还是自尽了。至于作者为什么删去了“淫丧天香楼”一节,脂评云,“是不忍下笔也”。

十二钗正册中秦可卿的画上画的是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这代表她的结局。判词是:“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孝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十二只曲中秦可卿的那支 曲名叫“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禀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罪孽总因情“。不管是判词还是曲子都在说秦可卿命定风情中带着孽情,也是造成她悲剧的成因。哪怕万般要强,也身不由己。但若说起家道中落的原因,又岂能怪一个女子。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后一钗,作者的用意或许正在告诉读者”忽喇喇如大厦倾“早在最初就注定了,正如脂评云“敬老悟元,以致珍、蓉辈无以管束,肆无忌惮。故此判归咎此公,自是正论。“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6109 0 0

扫码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