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年终了,要说我的2020干了啥,也就是独自一个人生了个娃,从产检到生产,真,一个人搞定。又惊(吓)又喜(悦),感觉嘛,好极了。
独自一人,并不是因为队友不给力,而是考虑到疫情风险以及家里还有个老大,综合考虑才决定一个人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一个人的产检
因为日趋大龄,加上跟队友深知喜欢两个娃,趁带娃技能还在、还能熬夜折腾,结合实际情况决定早点备孕,结果直到疫情开始准备放弃了二道杠才姗姗来迟。对于胆小又怕麻烦的我们来说,这个点真有些尴尬,可是没有退路,只有硬着头皮生了。幸好诊所也有所调整,一些不是必须到场的预约都可以选择电话或者网上进行。
选择的诊所还是第一胎时的诊所,虽然不是那么满意,但有熟悉的人,也是专门的妇产科诊所,配备齐全,位置就在医院隔壁,医护也是birth center 的人员,更省去重新找的麻烦。
虽然诊所可以有一个人陪同产检,我还是坚持一个人开车去,减少感染风险,对自己也是对别人负责。防护措施就是每次戴好口罩,带好免洗洗手液随时洗手,穿着能简尽简,到家第一时间喷消毒喷雾,洗头洗澡洗衣服。
惊喜参半的孕期
喜的是,在预想了会有两个儿子的情况下,我们竟然迎来了小棉袄,惊的是整个孕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3周第一次产检做B超NT,因为有妊糖史,提前测了血糖,结果飙升到230+,提前开始了控糖生活。掐指一算离预产期还有半年多,一边因为早孕胃食管反流吃下去胸口堵的难受要吐不吐只有催吐,一边还要扎针控血糖,还要面临以后更高概率的转糖尿病,无数次的怀疑自己的选择值不值得。
14周不到,开始断断续续的出血,经历过一次失去的我担心不已,但想到刚做完的B超显示胎心胎芽都正常,midwife 也没提到什么问题,强做镇定的联系了midwife,得到回复说是看了B超资料是绒毛膜下血肿,多观察。我????明明B超已经看到了,为啥当时不提醒我????幸好三周内血肿被吸收掉了,让我担惊受怕了这么久。
21周大排畸B超,B超师说一切都好,除了娃的心脏有亮光白点,midwife说要转楼上围产学专家用更先进的仪器复查。因为疫情,28周才搞定,回家收到midwife电话说我是high risk,要转去OB那,要29周开始每周一次小B超监测血流,一次NST胎监。
再次????不是左心室强光点么???怎么就突然high risk了???
一脸懵逼莫名其妙的我开始翻任何能找到的就诊资料,最后在他们给的医疗网站上从没点开的地方看到了一个词——FGR(fetal growth restriction)胎儿发育受限
虽然大排畸完有跟midwife以及楼上复查医生谈论过胎儿偏小的事情,那也是我看到屏幕上的显示结果、鉴于第一胎也存在偏小的情况主动问的,印象中他们都没有跟我提起过这个事情。
事后想大概他们看我主动问了,顺势就说了,谁知道双方关注点不一样。虽然但是,我认为胎儿偏小是因为过早控糖,并且营养师给的碳水量偏低,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追体重,在跟医生沟通过后,每天多吃碳水化合物食物,一边撑死一边控糖,在血糖临界值边缘试探。
33周B超娃的体重曲线涨上去了一些,初有成效。所有检测一切正常,OB说安排38周催产。
36周周四B超OB说体重曲线又下降了,只有6%,估重只有4lb10oz,有失去的风险,决定周一的37周催产。
一个人的生产
所有的坚强都是被逼的!
其实孕中期开始就担心生产的时候老大怎么办,因为疫情,老大抗拒去别人家,想着他在朋友家哭的死去活来我们也不忍心,奈何诊所所有人都告诉我只有一个大人可以陪护。看到疫情愈发严重,为了安全,最后反倒安然接受了一个人去医院生产。
按照医院要求需要提前去做新冠检测,碰巧那阵子科州每日新增史高六七千,drive through的队伍看不到头,幸好因为情况特殊,插队搞定,想说真酸爽,鼻子捅的灵魂都出窍了。
周一傍晚队友跟大娃送到医院门口就走了,结果因为新冠原定的check in改成了其他地方,挺着肚子拉着行李箱的我在医院外雪地里摸黑前进……
办理好手续到达产房安顿下来,把事先分装好需要用到的东西挂在产床边。预定的先上水球开宫口再上pitocin催产素,因为birth center 突然来了好几位临产人手不够,直到凌晨一点多midwife才顾得上困得不行的我,midwife说如果水球掉出来代表宫口开了四指。期间催家属早睡,我抽空小睡。
四点多上了催产素,宫缩开始明显,半小时内频率从间隔15-20分钟提高到3-4分钟。
五点队友醒来,说大娃睡前不停念叨爱爸爸爱妈妈,妈妈去看医生,下雪妹妹就出来了,宫缩频繁的瞬间有被暖到。
六点多跟护士要了个peanut ball,期间检查水球还扯不出来,护士说开指不到位。
八点,三分钟一次,疼到发抖,还能忍受,水球还是扯不出来,想坚持一下宫口开多点再打无痛。
八点二十,强烈要求midwife再检查一遍宫口,内检发现已经开了五指,宫颈成熟度80%,护士放水取出水球。宫缩太疼,要求无痛,护士说无痛后就只能躺着,建议我下地走动加速,或者先上止痛药看有没有帮助。止痛药无感,两分钟一次宫缩,跟护士说因为自己是一个人,想节省体力,坚持要无痛。
九点二十,麻醉师进来,又活过来了,趁机小睡到十点多,期间护士说如果有想poo-poo的感觉就叫她,告诉她我第一胎没有poo-poo的感觉,是宫缩感。
十点五十,娃要出来的宫缩感明显,内检十指全开,准备生产,告诉队友,队友说要带大娃出去遛弯,等他们回来也许就生出来了 🙄
十一点多,尝试push了两组后毫无感觉的把娃biu出来了,11月10号11点10分,4lb14oz,很小只。
十一点五十,胎盘剥离。midwife说子宫收缩厉害,胎盘一直出不来,叫了ob以及其他护士一起,轮流上夹子跟刮宫工具无果后,在B超下手动剥离。数了数一屋子加上我有十个人,想起了《生门》里也有一位胎盘没有出来要无麻醉手动剥离的产妇,感谢无痛,让我全程无感。因为娃太小,按照州里规定胎盘跟脐带被送去检测,报告回来说脐带过短且偏细。
幸运的是,娃虽然很tiny,评分9分,不用进保温箱,Skin to skin后跟着一起换到病房里。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迎接一波又一波的检查,抽空睡觉,胸喂,填写资料办理证件。
因为娃小,超快顺产无侧切无撕裂,生完也几乎无感,就连护士都说看不出是个产妇。这也让我可以在生完第二天就回家。
一个人的TIPS
疫情必定会有很多不便,最糟糕大概就是我这种一人上战场了,怎么样让事情变得容易些呢?
心态要积极。一家人都好才是最重要的,减少了额外的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医院还有很多医护人员可以帮忙,并不是那么孤立无援,想象成自己升级打怪,是不是就有满满的成就感了呢?
寻求正面的心理支持。众所周知美国有很多单亲家庭,很多妈妈都是一拖三四五,事先问过诊所医护说医院时不时有一个人去生产的,在得知我可能需要一个人去生产的时候都会很真诚的鼓励。我所在的妈妈群里也是一片积极的加油声而不是消极的大惊小怪。这也是懒癌如我还是决定把经历写下来的原因。
提前做功课。看看别人的经历,了解可能碰到的问题,除了Google ,我也在baby center发帖寻求experiences and tips,那些经历或者没经历过的妈妈给了我不少灵感。
放低预期,提前准备。因为没有人可以随时帮忙拿取东西,我把可能碰到的问题都列了一遍。把可能需要用到的东西用袋子分装好,装在一个大的行李袋里,挂在产床伸手可及的地方。把自己的资料以及需求写成birth plan并且复印几份,分给医护的同时自己身边也留一份,在疼的不想说话的时候直接递给护士简单明了。此外想到产后上厕所问题,我提前用了开塞露,除了避免产床上自身尴尬,还可以避免产后两天可能需要去厕所又迟迟出不来的情况(以及此时被护士敲门的关怀),减少痔疮可能性。事后想想比较遗憾的是因为一个人忙着看娃也没什么照片视频纪念一下。
有可能的话,选择自己熟悉的midwife 或者OB。悲催的是,我喜欢的midwife刚好确诊新冠了,替换的midwife又刚好是我最不喜欢的那一位,每次见面全程都是揣着手板着脸不多说一句话。
以及,准备一些喜欢的音乐或者电视剧消磨时间、转移注意力。请想象一下我刷着《琅琊榜》跟《甄嬛传》,疼的时候还想着下一句台词……
防疫方面,我准备了消毒湿巾、一次性医用口罩、免洗洗手液,护士说有人的时候需要戴上口罩,push的时候可以摘下,虽然产房医护口罩基本都是戴双层,胆小的我还是坚持到生完。
因为情况很好,我要求第二天出院。家属在医院外边等,护士帮忙推行李到门口,我的一个人生娃之旅就此结束。
疫情期间什么都会有风险,在整个孕期,我的诊所两次outbreak了,其中一次就是准备生的时候,只要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防护,事情就不是那么可怕。
佩服自己的勇气,这大概是我值得骄傲一生的高光时刻。
码字好难,楼上又打架把娃吵醒了,哄娃去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