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疗结构简介

美国医疗结构简介

雨后荷花
雨后荷花
1.32万 浏览

      其实这篇文章应该几年前就存在的,几年前,在和当年班主任老师的聊天过程中,老师想让我写一下关于美国医疗结构和中国的不同,以给在读护士专业的同学们参考。没多久我就写完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我想仔细检查一下后就发给老师,却怎么都找不到这份文件了,不知道是我整理电脑桌面时不小心删除了,还是在换了另个一台电脑恢复系统设置时给抹掉了,总之,那一份文件我在两台电脑里,一个一个的文件夹搜索,都没有搜到。后来老师也不催我,我也就这样一直懒惰着拖着了。在今天看来,通过这几年在美国的几个不同单位的工作经历,我觉得现在对美国的医疗结构有了一个更好的了解,也许写的文章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首先从一个病人的角度来说:

       每一个美国人都会有自已的家庭医生,在没有特别紧急的情况下,都要先预约家庭医生,在家庭医生这里诊治,比如做年度体检,感冒,长期慢性病,长期吃的药(比如抗高血压药)需要开处方等等的情况,都需要在家庭医生这里处理。通常家庭医生的开诊时间为工作日早八晚五,偶尔有周六上午开诊,周六下午和周日是休息的。如果家庭医生处理不了的,就需要去看专科了,很多时候,必须由家庭医生转诊介绍过去才能被接待。通常看家庭医生是最便宜的,跟据每个人的医疗保险情况,每次可能付费大约20-30美金左右,如果自费的话,大约一百美金的诊费。

WechatIMG441.jpeg
医生办公室,简简单单的,只有一些必须的设备。原创图片 ,版权属于本作者


       那么如果病人有相对紧急的情况怎么办?或者家庭医生预约已经满了,排不上队怎么办?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还有一种单位叫URGENT CARE,开诊时间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或九点左右。去URGENT CARE,不需要预约,直接进去排队,排队时间的长短由病人的多少决定。感觉和国内排队看病有点相似。付费相对比看家庭医生贵了一点,通常如果看家庭医生约20-30美金,那么看URGENT CARE,付费约30-50美金,不过具体是多少价格,还是要跟据每个人的保险情况。保险不同,覆盖不同。

WechatIMG442.jpeg
Urgent Care, 就象一个小商店,配备有X光等简单医疗设备。 图片来自于谷歌网 ,版权属于原作者


       医院的急诊室,急诊室每天24小时开诊,可以随时去,但是由于收费特别贵,大多数人能选择看家庭医生的都会宁可等待久一点也选择去看家庭医生。急诊室还有一些常客是拿着美国救济保险(通称白卡)的人,因为低收入,所以政府给了白卡,这种白卡所有的医疗都是免费的,所以有一部分这些人,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跑急诊室,成为急诊室的常客,成为了令纳税人讨厌的蛀虫。

       那么专科诊室,除了常见的妇科,骨科,皮肤科这样的专科,还有疼痛专科,精神专科,足医生(专门看脚的医生)等等。这些专科基本上都是专科医生自已开的诊室,或是几个医生合开的医生群体。其中最难预约的是精神科医生。估计和美国人比较注重精神疾病有关。美国所有的医生都有权力选择是否接受病人的保险,象拿白卡的人,很多专科医生是拒收的。之前我一个病人的精神科医生,每次出诊都要收现金三百刀,我的病人每次都按时去接受这位医生的诊治,后来有一次,因为没有按预约时间去见这位医生,结果被踢出了医生的病人名单,也就是以后这位医生再也不给她诊治了。

       下面再从一个护理工作者的角度来介绍一下美国医疗的结构。

       美国的医疗单位按病人的轻重程度,分别分为,生活护理院(ASSISTANT LIVING),养老院(NURSING HOME), 急性病护理(ACUTE CARE), 和危重病护理(CRITICAL CARE)。这些单位分别按病人数配有一定的注册护士,或者实践护士,及护士助理等。

       生活护理院(ASSISTANT LIVING):适合于由于年纪大了,需要有人协助日常活动,比如洗澡,做饭,穿衣,有专人接送去想去的地方,需要被提醒吃药等情况,但是还想保持一定独立性的老人。护士与病人人比例,大约1:40-50. 大约每10-12位老人,配备一名护理助理。生活护理院,每天都有专门的活动专员,制定很多很多的群体活动 ,供老人们娱乐。

WechatIMG443.jpeg
生活护理院老人们在闲聊,就餐,及锻炼。图片来自于@谷歌网,版权属于原作者


       养老院(NURSING HOME):是一种公共的或者是私有的单位,对没有能力对自已进行适当的护理的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个人及专业护理的单位,提供24小时护理服务。其次,养老院还可以为手术后的病人,或者一些疾病治愈后的病人,或者受伤后的病人提供相关的物理治疗,职业疗法,或语言治疗等的短期恢复性治疗。我原来工作过的养老院收治过的最年轻的病人是一位20岁中国留学生,这位学生睡觉时从上床摔了下来,把腿摔骨折了,在医院进行了骨折手术以后,来我们养老院住了大约一个月出院了。另外,养老院还可以针对老年失忆症的病人提供记忆护理。在美国,养老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每天必须由一个RN当班至少8小时,至少由一名实践护士当班24小时。护士与病人的比例通常为,长期护理的病人为1:25-30,短期护理为1;10-15,护士助理与病人的比例通常为一名护士助理管理大约12-13位病人。 话说有失记症的老人病情发展相当迅速,我记得我工作在养老院时,每周二下午都有一位老人志愿者来弹钢琴给养老院的病人。有一天,我和另外几位护士助理发现他在记忆护理科里面试图打开大门出来(记忆护理科的大门永远是锁着的,以防止这些失忆的老人走失)。我们一边帮他开门,一边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他说他不知道为什么走到那个科里了。正在这时在记忆护理科工作的护士跑了过来告诉我们,不能让他出去,他现在是里面的病人。好险啊,我们差一点放跑一位病人! 

WechatIMG444.jpeg
养老字的治疗师们在帮助老人们进行功能锻炼。图片来自于@谷歌网 ,版权属于原作者


        急性病护理(ACUTE CARE):通常是治疗突然发生的,没有预期到的,急性受伤,或者慢性病突然恶化,如果不紧急救治会造成残疾或者死亡的病人。一般是指医院。急性病护理包括了急诊医疗,创伤护理,急诊手术,危重症护理,还有一般的内外科护理等等。 同样,跟据病人的轻重程度,护士与病人的比例为1:3-5。 护士助理与病人的比例为1:10-13。象我现在在门诊透析中心工作,说是门诊,其实是一个和医院跟本没有关系的单位,离医院也很远,当我这里的病人有病情变化时,我们护士就要做出判断是否要送病人去急诊室。再由急诊室的医生决定是否收治病人入院。那么谁来负责转接病人呢?不是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可以由家属带病人去急诊室,紧急情况下,护士打911,由911急诊小分队来转运病人到急诊室。其实一个正常的中产的美国人是相当可怜的,由于急诊室的各种费用相当昂贵,很多正常的美国人宁可忍也不会去急诊室,更不会打911叫救护车。大约前三周一位病人,我们劝呀劝,他才同意用911送到急诊室,上周日,终于在医院里走完了他的一生。做透析工作快一年了,经历了十多位病人的死亡,每次听到病人死亡的消息,心理都特别的难受,感觉受到了非常大的心理刺激,我们一周见病人三次,这些病人真的就象是朋友一样,我们了解他们的一切。每次病人去世,我看到他们的椅子,总会想起他们在椅子上接受治疗的情景。生命真的是太脆弱了,一定要好好珍惜现在的一切。唉,对不起大家,我激动了!

WechatIMG445.jpeg
普通病房,病床可以活动,方便随时运送病人做各种检查,床头配有各种设备的接口,比如氧气接口等,小电脑桌,方便医护人员随时移动办公. 图片来自于@ 谷歌网,版权属于原作者


         危重症护理(CRITICAL CARE):顾名思义,针对有生命危险,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及持续不间断监护的病人。通常是指ICU. 象我原来工作过的ICU,共32张病床,又分为内科ICU,外科ICU,神经ICU,创伤中心等等。同样跟据病人的紧急程度,护士与病人的比例为1:1-2。在ICU,对护士的要求相当的高,不仅仅是护理知识技术,还包括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ICU的护士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获得一系列的证书。举个例子。我当年参加心电图考试时,题目20道,全部是实战题目,其中,一般的不涉及生命危险的心电图,可以错两道,关键的心电图必须全答对,才算通过考试。我在考试时,突然有一个单词不记得了,怎么都想不起是什么意思了。就因为这个原因,答错了这道题,而这一道是关键的心电图,是不允许错的。所以,就因为这一道题,我回来必须在网上继续学习心电图的三门课,每一门大约两小时。学完之后,拿着学过的证书,重新参加了考试。这一次,满分通过。其他的培训,我还参加过一天的神经科查体班,为期两天的创伤实战班等等,在创伤班里给出的实例是不同情况的创伤病人,老师在另个一个房间观察学员怎么处理。教室墙上是镜子就是象电影里的那样,老师在另一面可以看见学员,学员看不见老师那种。老师的每一位病人模特都是有名字的,就连曈孔都可以放大缩小,老师用电脑操控,病人就有不同的反应,并能和我们交流。听说这位培训老师,偶尔会带他的病人模特出现在急诊室,以考察急诊室队伍的反应速度,反应能力,以考察急诊室队伍是否按照相应的规定处理急诊病员。在ICU工作那段时间,所经历的真的是永生难忘。

WechatIMG446.jpeg
ICU的护士站,护士站在中间,外围是一间间的单人病房. 图片来自于@ 谷歌网,版权属于原作者


        写到这里,感觉如果想写出在美国这些的经历,太多的细节无法用一篇文章概括出来。在以后我的文章中,我会慢慢的把这些经历全部写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13174 121 48

扫码下载APP